1、厌氧菌是严格的专性菌,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有高温厌氧50-55度,中温厌氧30-35度 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又称兼嫌气性微生物,兼嫌气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
2、·营养物质:对于病理学或者药敏检验的需要进行菌种培养时,常常使用琼脂,但是作为污水处理站的菌株培养,就不需要这么高的要求了,一般使用适当的营养物调配成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即可。
3、作用范围在10℃~55℃之间,较好的作用温度为30-35℃。高于60℃会导致细菌内酶的变性;低于10 ℃时,细胞生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4、在生化法处理污水工艺中,不管是好氧菌还是厌氧菌,最活跃的温度是在30℃——40℃。但是,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都达不到这个温度,虽然达不到,但不证明细菌不能工作,只是活性下降,需要增加容量来解决。
5、厌氧菌对水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具体要看产甲烷菌的种类,低温菌生长范围在10-30度,中温菌生长范围在30-40度,高温菌生长范围在50-60之间。尽管产甲烷菌分为三类,但大多数厌氧菌最适宜在35-40度之间。池内溶解氧浓度不能超过0.2mg/L。在上述天剑下培养厌氧菌最宜。
6、这是肯定的。厌氧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40°,最佳温度为35°-36°,一但超过42°则厌氧菌活性下降。
1、方法如下:干泥接种培菌法:最好取水质相同已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脱水后的干污泥作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一般按曝气池总溶积百分之一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然后再加适量工业废水和浓粪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并增加至所需浓度。
2、生活污水培菌法:选在温暖的季节,往曝气池里注入污水并闷曝曝气池数十小时,随后再往里面开始进水,水量由小到大,一般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便可以看见活性污泥了。干泥接种培菌法:先把干污泥作为菌种源,随后用适量的水将干泥捣烂之后再加入工业废水和粪便水,接着再过段时间便能看见活性污泥。
3、第干泥接种培菌法 有条件的话可以选取已经正常运行的污水系统中的污水脱水后的干污泥作为菌种源进行接种培养。一般按曝气池总容积的1%的干泥量。加适量水捣碎,在加适量的工业废水和粪便水。如此便能很快形成浓度较高的活性污泥。
4、选择适合的菌种:根据船用生活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培养。常见的菌种包括厌氧菌、好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等。 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菌种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条件才能生长繁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提供相应的培养条件。
5、ph值和温度也需要控制好,这样有利于好氧细菌快速的挂上膜。硝化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由多种菌组成,如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主要在废水中的功能为:在亚硝酸细菌和溶解氧的情况下,把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通过硝化细菌把亚硝酸盐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整个系列就是一个硝化反应过程。
6、培菌方法:所谓活性污泥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即营养物,溶解氧,适宜温度和酸碱度。(1)营养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应保持100∶5∶1。(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环境溶解氧大于0.3mg/l,正常代谢活动已经足够。
1、这位朋友您好!污水处理菌的主要作用是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多运用在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和好氧阶段:厌氧阶段主要是投加厌氧菌第三代反硝化细菌,起到降解COD,加速水解酸化过程,提高处理效率。
2、细菌:是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微生物。它们能够通过各种代谢过程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如分解糖类、蛋白质等,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例如,一些细菌能够分解油脂和某些有毒化合物,从而降低污水的生物毒性。藻类:在污水处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3、第三,具有除臭、净化水体、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第四,投放简单,繁殖能力强。大部分菌种从第一代繁殖到第第三周期非常短,对高负荷水质造成的冲击的恢复能力也比较强。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培菌能3-7天快速挂膜。第五,对于低浓度重金属污染,能够通过富集作用去除。